补肾,只有六味地黄丸吗?
学习补肾填精益髓的常用药对及对应的多个处方
作者/李卫民 邓中甲
熟地黄+枸杞子
此为滋补肝肾,益精补血的常用配伍。
熟地黄甘温质润,入肝肾滋阴补血,益精填髓,滋补力强,为滋阴补血之要药。枸杞子味甘,性平,归肝、肾经,滋补肝肾,益精养血,长于明目。
二药归肝、肾经,都能滋补肝肾,益精补血,同类相求,相配滋补之功更著,同治一切精血亏虚之证,包括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、视物昏花、耳聋耳鸣、腰膝酸软、形容憔悴、阳痿遗精、须发早白等,以及面色萎黄、心悸失眠、月经不调等。
治疗真阴精血亏损,妇人经迟血少,腰膝筋骨疼痛,或气血虚寒,心腹疼痛等证,可配伍当归、杜仲、牛膝、肉桂等,如《景岳全书》大营煎。
治疗肝肾俱虚,眼常昏暗,多见黑花,或生翳障,视物不明,迎风流泪,可配伍菟丝子、肉苁蓉、巴戟天、车前子、甘菊花,如《御药院方》七仙丸。
治疗肾虚耳聋,可配伍怀山药、茯苓、山萸肉等,如《不知医必要》地黄汤。
治疗肾水不足,精关不固之滑精,可配伍金樱子、山楂、莲肉、莲花心、芡实、茯苓、当归,如《医学正传》引丹溪方九龙丹。
若精血不足伴有虚热或兼有气滞,以生地黄和枸杞子配伍,可兼清虚热,生地黄以其“滑利流通之性”,合枸杞子填补精血而无滞气之弊。
如治疗肝肾阴虚,肝气郁滞,可以生地黄、枸杞子配伍沙参、当归、麦冬、川楝子,如《续名医类案》一贯煎。
若治疗产后骨蒸劳热,可配伍人参、当归、麦冬、石斛、柴胡、胡黄连、山药、黄柏,如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篇》加味大造汤。
熟地黄+五味子
二药为滋补肺肾,纳气平喘的常用配伍。
熟地黄长于滋肾填精;五味子酸、甘,温,归肺、心、肾经,善于敛肺滋肾,生津敛汗,涩精止遗,宁心安神。
熟地黄与五味子合用,肺肾同治,补中有收。滋肾润肺,润肺滋水上之源,滋肾补真水之源,金水相生,滋补肺肾之力倍增;而滋补肺肾同时能固骨精,敛肺气。
肾为气之根,主吸气;肺为气之主,主呼气,该配伍既滋肾固肾复肾纳气之职,又润肺敛肺复肺主气之职,上下同治,标本兼顾,久咳虚喘易平,共奏滋补肺肾,纳气平喘之功。
常用于肺肾两虚或肾虚不能纳气,咳嗽气喘,呼多吸少等,常配山药、山茱萸同用,如《症因脉治》都气丸、《医部全录》引《体仁汇编》麦味地黄丸。
二药补收配伍,还能补肾固肾,涩精止遗。
熟地黄甘温质润,长于填补肾精;五味子酸涩性温,能补肾涩精止遗,《本草备要》曰其能“强阴涩精”,合用补肾涩精,标本兼顾,常同用治疗肾精不固之遗精滑精,或肾精不足之耳鸣,腰膝酸软,阳痿,不育不孕。
若治疗阴虚火旺,精关不固之梦遗,可配伍黄柏、麦冬、枸杞子、山萸肉、天冬、莲须等,如《惠直堂方》梦遗方;
治疗男子精少难嗣,可配伍菟丝子、生地黄、天冬、麦冬、茯神、怀山药、莲肉、人参、枸杞子,如《叶氏女科》固本丸。
二药补涩结合还能滋阴生津,敛阴止汗,宁心安神。
熟地黄入心肾滋阴补血,五味子既能益气敛肺止汗,又能生津敛阴止汗,既能敛心气,又能敛心阴,合用滋补之力强,汗止阴复,血足神安。
可用治阴虚盗汗、大汗亡阳;或阴血亏虚,心神失养;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,失眠多梦等。
治疗阴虚盗汗,可配伍山茱萸、人参、白术、地骨皮、沙参等,如《辨证录》补阴止汗汤。
治疗大汗亡阳,津脱之证,可配伍人参、黄芪、麦冬、酸枣仁、当归等,如《类证治裁》收汗丹。
治疗忧思太过,耗伤阴血之健忘怔忡,睡多恐惕,梦涉峻危,自汗不止,五心烦热,目涩昏倦,梦寐失精,日渐消瘦,全不思食,可配伍茯神、人参、黄芪、酸枣仁、远志、柏子仁、朱砂,如《杨氏家藏方》养心丸。
熟地黄+山茱萸
二药为滋补肝肾,涩精固脱的常用配伍。
熟地黄滋补肝肾,养血益精;山茱萸酸涩温,补益肝肾,缩尿涩精,敛汗固脱。
熟地黄和山茱萸均能补益肝肾精血,然熟地黄偏于补肾,山茱萸偏于补肝,肝肾同源,精血相生,相得益彰,滋补肝肾之力增强;且一偏于补,一偏于涩,熟地黄长于益精填髓,山茱萸补阴之中又能助阳和秘藏精气,长于固摄肾精,二药补涩相合,肝肾同治,为滋补肝肾,涩精固脱之佳配。
故《济阴纲目》曰:“(熟地黄)补下焦之水,而配以山茱(萸)之温涩,是补水以生肝。”
该配伍可用于以下病证:
①肝肾不足的头晕、耳鸣、腰膝酸痛、阳痿、遗精等症,常与山药同用肝脾肾并补,以增强其滋阴固精效力。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六味地黄丸、《金匮要略》肾气丸,均两药合用滋补肾中阴精;
或再加枸杞子同用,如《景岳全书》之左归丸、左归饮、右归丸、右归饮,均用此三味,共同滋补肝肾,填精补血。
②肝肾不足,冲任虚损之崩漏、月经过多、胎动不安等。熟地黄与山茱萸长于补肾同涩,故能固冲任,固经止血。常配伍当归、白芍等以养肝血、补肾固经,如《傅青主女科》加味四物汤。
治疗肝肾两亏,遗精滑泄,带下崩漏,胎动不安,产后恶露不止,妇人阴挺,可配伍人参、山药、远志、五味子、菟丝子等,如《景岳全书》固阴煎。
③治疗真阴虚损,不能潜藏元阳,阴阳不相维系之脱证。阳欲上脱,或见喘逆,或自汗,或目睛上窜,或心中摇摇如悬旌;阴欲下脱,或失精,或小便不禁,或大便滑泻;或阴阳两虚,上热下凉之证。
张锡纯喜用该配伍治疗阴虚不能制阳之虚脱证。不同于前人治疗虚脱之首选人参、附子等药,张锡纯开后人之先河,认为山茱萸为救脱第一药,极为推崇其收涩固脱之功。
其曰:“山茱萸,大能收敛元气,振作精神,固涩滑脱。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,故又通利九窍,流通血脉,治肝虚自汗,肝虚肝疼腰痛,肝虚内风萌动、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,与其他酸敛之药不同。”
又云:“凡人元气之脱,皆脱在肝。故人虚极者,其肝风必先动,肝风动,即元气欲脱之兆也。又肝与胆,脏腑相依,胆为少阳,有病主寒热往来;肝为厥阴,虚极亦为寒热往来,为有寒热,故多出汗。萸肉既能敛汗,又善补肝,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,服之最效”;
“凡遇元气之将脱者,必重用净萸肉四两,或兼用他药以辅之,即危之极点,亦能挽回,胜于但用参、者、术者远矣”;
“盖萸肉之性,不独补肝也,凡人生之气血阴阳将散者,皆能敛之。故救脱之药,当以萸肉为第一”。
张锡纯喜重用山茱萸数两治疗脱证,认为“救脱之药,当以萸肉为第一”,并“胜于但用参、芪、术者远矣”,同时又认为“阴者阳之守,血者气之配。地黄能滋阴养血,大剂服之,使阴血充足,人身元阳之气,自不至上脱下陷也。”
熟地黄与山茱萸合用能滋补肝肾,敛肝固脱,标本兼顾,张锡纯治疗阴虚不能制阳之脱证,常重用此二药配伍山药、龙骨、牡蛎等,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既济汤,方中熟地黄、山萸肉均重用一两。
重用该配伍治疗阴不制阳或阴虚不纳气之厥脱,体现了张锡纯对厥脱证的一些治疗思想:
其一,治厥脱重视补肝敛肝。
张锡纯曰:“夫暴脱之证,其所脱者元气也,凡元气之上脱必由于肝(所以人之将脱者,肝风先动),当用酸敛之品,直趋肝脏以收敛之。即所以杜塞元气上脱之路,再用补助气分之药辅之”。
“又有至要之证,其病因不尽在肝,而急者治其标,宜先注意于肝者,元气之虚而欲上脱者是也”。
指出了暴脱之证与肝气不敛关系密切,故宜突出补肝敛肝,熟地黄与山茱萸均入肝肾,补涩合用,能补肝敛肝,切合病机。
其二,治厥脱重视标本兼顾,有别于单纯治标救脱的治厥脱思想。
厥脱为标急之证,但人体正气已虚极,故张锡纯常用标本兼治之法,治标以救危,治本以绝源。
熟地黄与山茱萸补涩合用,熟地黄偏于治本,山茱萸标本兼治而偏于治标,二药相伍,标本兼顾。
其三,治厥脱重证,用量宜重。
厥脱属急危重证,非重用不能治,如“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”之既济汤熟地黄、山茱萸各用一两,体现了重证重药的治疗思想。这些治疗思想对临床治疗厥脱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熟地黄+山药
二药为滋肾固精,兼补脾益肺的常用配伍。
熟地黄大补阴血,填精益髓,为滋阴补血要药。山药味甘性平,归肺、脾、肾,能平补肺脾肾,入肾益肾固精,平补阴阳;入脾既补脾气,又补脾阴;入肺既补肺气,又养肺阴。
山药补中兼涩,补肺脾肾三经之阴的同时,又能收涩止泻、收涩止带、收涩缩尿。
两药配伍,山药以其补肺脾肾之功助熟地黄滋补肾阴,入肾益肾固精;入脾补脾,脾为后天之本,山药补后天以实先天,有助于肾阴之复。
山药还入肺补水上之源,金水相生,亦有助于肾阴之复。
此外,山药又以其收涩之性助熟地黄益精血,山药可收涩止泻、收涩止带、收涩缩尿,防止精血津液之丢失耗损,并固涩肾精以助肾主封藏之职,使肾精足而能藏,增强滋阴补肾,固精止遗的作用。
二药配伍,常用于治疗肾虚精亏诸证,遗精,遗尿,尿频,盗汗,带下清稀,绵绵不止,眩晕耳鸣,腰膝酸痛等;或肺肾两虚,摄纳无权所致虚喘者,肺虚喘咳;或脾肾两虚之泄泻,胎动不安等。
治疗肾虚梦遗,可配伍芡实、麦冬、五味子,如《医学集成》添精丹。
治疗脾肾两虚之晨泻,可配伍山茱萸、白茯苓、泽泻、五味子、补骨脂、菟丝子,如《冯氏锦囊·杂症》育脾固肾地黄丸。
治疗妊娠脾肾亏损,带脉无力,小腹作疼,胎动不安,如有下坠之状,可配伍人参、白术、山茱萸、杜仲、枸杞子、扁豆等,如《傅青主女科》安奠二天汤。
治疗肺肾两虚,阴虚不纳气,作喘逆,可配伍山茱萸、生杭芍、牛蒡子、苏子、生龙骨等,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薯蓣纳气汤。
熟地黄+山茱萸+山药
三药为补肝脾肾,滋阴固精的组合,常合用治疗肾阴不足或肾精亏损诸证。
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分别主入肾、肝、脾三经。
熟地黄味甘主入肾,偏于补肾,为滋阴补肾,益精填髓之要药,善于填补肾中阴精;
山茱萸味酸主入肝,滋补肝肾之中偏于补肝,使肝血足则能下充肾阴;
山药甘平,主入脾,平补脾肾之中偏于补脾,补后天之精以充养先天之精。
山茱萸和山药又均能涩精固肾,可防止肾精流失并复肾主封藏之职。
该组合常用于肾阴不足诸证,尤宜于肾阴不足而又兼肝阴或脾阴亏虚证,如补阴基础方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六味地黄丸。即以该组合配伍泽泻、茯苓、丹皮治疗肾阴不足;又如治疗真阴不足之名方《景岳全书》左归丸、左归饮均使用该组合作为滋补肾阴的基本结构。
此外,该组合以其滋补肝肾精血之功,还常配伍温阳之品用于肾阳不足证,如《金匮要略》肾气丸、《景岳全书》右归丸、右归饮均使用该组合滋阴益肾,益精补髓,“阴中求阳”。
用该组合补肾滋阴益精为主时,宜重用熟地黄,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的用量比例可参考2:1:1,如上述之六味地黄丸、肾气丸、左归丸、右归丸均使用该比例。
但临证仍需根据病情病位调整用量,如阴虚不纳气,肺气上逆,作喘逆,宜重用兼入肺补肺又有收涩之性的山药,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薯蓣纳气汤生山药重用一两、熟地黄用五钱、山茱萸肉用五钱;
又如治疗真阴虚损,不能制阳,阴阳不相维系之脱证,山茱萸因其能补肝敛肝,收涩固脱而宜重用,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既济汤,方中熟地黄、山萸肉均重用一两。
熟地黄+鹿茸/鹿角胶
此为滋补肝肾,温补精血之常用配伍。
熟地黄甘温味厚滋腻,为滋阴补肾,益精填髓之要药。鹿茸味甘、咸,性温,归肾、肝经,《本草纲目》载其能“生精补髓,养血益阳”。
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,为动物类填补精血之要药,长于补肝肾之阳而益精血;熟地黄为植物类填补精血第一要药,善于补肝肾之阴而滋阴养血。
两药配伍合用能温补肝肾,峻补精血。
适用于精血不足之骨软行迟,神疲消瘦,腰痛,眩晕,耳聋,耳鸣;或肾虚阳痿,遗精,无子,妇女阴寒带下,胞冷不孕;或冲任虚损之崩漏不止,带下过多等。
治疗肝肾精血不足,筋无所养,挛缩不能步履,筋骨痿软,可配伍肉苁蓉、牛膝、天麻、木瓜、菟丝子、五味子,如《正体类要》四斤丸;
治疗诸虚不足,小便白浊,妇人子宫久冷,可配伍当归、附子、桑螵蛸、龙骨、茯苓,如《魏氏家藏方》胜金丸;
治疗产后崩中,下血不止,淋漓不绝,黄瘦虚损,可配伍赤石脂、当归、牡蛎,如《太平圣惠方》熟地黄散。
鹿角胶与鹿茸性味功效相似,亦味甘、咸,性温,归肝、肾经,禀纯阳之性,具生发之气,能“补肝肾、益精血”,为补肾壮阳,益精填髓、强筋健骨之要药。
鹿角胶也长于补肝肾,益精血,只是功效不如鹿茸峻猛,也常与熟地黄配伍以滋补肝肾,温补精血,用于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,神疲消瘦,腰痛,眩晕,耳聋,耳鸣;或肾虚阳痿,遗精,无子,妇女阴寒带下,胞冷不孕等。
常配伍龟甲胶、枸杞子、山药、山茱萸等同用,如《景岳全书》之左归丸、右归丸。
熟地黄和鹿角胶还能温补精血,托毒起陷,可治疗肾虚精亏,托毒无力之阴疽,疮疡内陷不起,肤色暗淡,疮疡久溃不敛,脓出清稀;或患处漫肿无头,皮色不变,酸痛无热等。
治疗阴疽,见患处漫肿无头,皮色不变,酸痛无热,口中不渴,舌淡苔白,脉沉细等,可配伍肉桂、炮姜炭、麻黄、白芥子同用,如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阳和汤。健康顾问:小李
全国健康咨询热线400-1878-626
注:拨打电话可免费领取
一盒补肾产品哦!